close

上週買了壹周刊來看,裡頭有篇凱西的專訪。

是的,就是那年風靡全台灣學生族群的「白上衣、藍短褲」作者。

看到雜誌上的漫畫圖樣,真的勾起我不少回憶。

當年跟同窗好友挺迷凱西,也流行了一陣子的「交換日記」。

只要是凱西的周邊商品,買了戴在包包上、筆盒裡,都覺得很ㄆㄚ!

也因為凱西,影響到我的字跡。

由於印象實在太深,講到凱西就想起我的國中生活。

就像提到Take That,每首歌也藏了不少高中的點滴回憶。


凱西說,當時公司的老闆給她很大的空間自由發揮,從圖畫的設計到周邊商品,都由她自己設計。

她也幸運地嘗到走紅的滋味,只要提到「凱西」兩字的東西就會大賣。

但,接踵而來的是凡事要求完美主義的壓力,和無法突破創新的瓶頸。

好像都是這樣,一旦無法隨心所欲、一旦要為五斗米折腰,本來有趣的事情就不有趣了,輕而易舉的事變成壓力了。


學生時期大家一起迷一種流行,彼此有說不完的話題、有寫不完的記憶。

小學很迷凡爾賽玫瑰、任天堂、當班長、打躲避球、養蠶寶寶、打ㄤ仔標;

國中迷凱西、編幸運帶、超多色的筆、眾多影視歌星的護貝照片、在畢業紀念冊上揮灑青春、還有理化老師

高中迷Take That、歌唱比賽、模仿同學的筆跡、籃球打的很棒的男生、功課很好的女同學(別誤會)、以及打完籃球一定要去吃的ㄘㄨㄚˋ冰

反正每次只要迷上一種流行,大概可以持續個一季到半年。

還記得當時編幸運帶都是上課的時候編,老師在刻黑板的同時,同學狂編織夾在書包背帶的各種手環,有辮子款的、名字款的、還有一些比較複雜我永遠學不會的。

高中好像也有流行一陣子,不過高中很流行在書包上玩花樣。有短到卡到嘎吱窩的、長到跟小腿say hello的、刷毛的、剪短的、反背的、當背包背的(以前的書包是側背款)

國高中的回憶怎麼講也講不完,反正就是睡覺夢到也會微笑。


凱西說,大家都覺得她消失了,其實他一直都在,是大家長大了,開始不用文具了,所以漸漸忘記了。

長大了,偶爾還是會買凱西的卡片送給摯友,裡面貼切的圖文輕易表達我的心意。

但長大了,沒有以前每天都要回家準時看日劇的毅力,也沒有一定要把一首英文歌練好的耐力。

好怕50歲的時候想在網誌上寫些年輕出社會的東西,卻沒啥好提起的。

究竟長大,可以獲得什麼?


ps.凱西好像出新作品了,但不再穿短褲了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maisieOLAL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